秸秆生“金菇” 丨杏子铺镇破解禁烧难题实现环保增收双赢
2025-10-20 10:04:0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阳思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4166

新双峰客户端10月20日讯(通讯员 周伟华)10月19日,双峰县杏子铺镇合意村的冬闲田里,十余位村民正忙着铺秸秆、撒菌种、盖碎土,一派繁忙景象。作为年种5万亩水稻、玉米的农业大镇,杏子铺镇曾长期受秸秆焚烧难题困扰,如今通过“秸秆变菇料”,不仅破解了这一难题,还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,走出一条环保与增收“双向奔赴”的乡村振兴新路径。

此前,杏子铺镇每年农作物收割后产生大量秸秆,“一把火烧掉”是村民延续千百年的习惯。但随着环保政策收紧,该镇划入秸秆禁烧区后,“政策禁烧”与“百年旧习”的矛盾凸显。镇村干部白天宣传、夜里巡逻防偷烧,却因未找到秸秆“出路”,难以打消村民抵触情绪。

今年,溪口片区书记曹海霞牵头引进赤松茸种植项目,联合当地合作社在合意、欧源等村流转15亩闲田试种。赤松茸以秸秆为核心栽培原料,技术简单、市场需求大,鲜菇市场价达10-12元/斤,远销上海、广州。这一项目让村民尝到甜头:73岁的陈丽林从反对禁烧变为主动卖秸秆,每亩秸秆能赚500元;留守妇女杨小玉参与种植,一天赚100元,还能拿到2亩闲田流转费400元。试种期间,数十名留守妇女、老人实现家门口就业。

据介绍,15亩赤松茸试种已消化150亩田的秸秆。杏子铺镇党委书记贺铁坚表示,明年将加大财政补贴,推广“村委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把种植面积扩至150亩,实现全镇秸秆“应收尽用”。同时,栽培后的菌料可还田改良土壤,合作社还计划开发赤松茸深加工产品,延伸产业链。目前,该镇除赤松茸基地外,还在江口、石塘煅等村有80多亩羊肚菌基地,均以秸秆为原料,形成“多菌共发展”态势。

如今,杏子铺镇的秸秆从“废料”变“宝贝”,禁烧从“硬性要求”成“村民自觉”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“生态惠民、产业富民”的基层样本。

一审:阳思

二审:王宏毅

三审:刘郁鑫

总编:刘颂阳

责编:阳思

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

热点专题
时政要闻
精彩推荐

  下载APP